原创郭晶晶当了“体育校长”,但你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偶像,是你的认知
这两天,郭晶晶又刷屏了——不是因为跳水,也不是因为霍家豪门,而是因为她的新身份:
北京景山学校体育校长。
从xin华社到ren民日报,各路官方机构都在转。
熟悉nina爸爸的家长都了解,Nina是景山学校系的小学生,这对学校声誉来说非常添彩,谁家不想自己孩子的学校有更多的顶级资源呢?
但nina爸爸想说点自己的观点:孩子们来说,尤其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可有可无,对于初高中的孩子可能更是仅限于个别。毕竟虽然学校的硬件游泳馆等都有,但说实话,对于更多的景山学子乃至全国的孩子们来说,人家有的虽然大部分学校没有,但归根到底这一切终归还是在个人。
在学校65周年校庆之际,郭晶晶亲临景山,与孩子们互动交流,还参观了游泳馆、体育馆和校史馆。朋友圈一片别人家孩子真好,连体育老师都是世界冠军的感叹。
作为一个景山系低年级段家长,我只能说:
这事对我家Nina,几乎没啥实际影响力,或者说对大部分景山孩子来说非常有限。
对景山不了解的家长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
北京名校家长会说了啥?教育最大的危险—指望孩子"自觉"(一)
北京名校家长会说了啥?教育最大的危险—指望孩子"自觉"(二)
说句实话,除非你家孩子是游泳队的,郭晶晶的到来,更像是一场有仪式感的精神鼓励。
而朋友圈里那些羡慕的声音,恰恰暴露了很多家长的教育错觉——
总觉得别人家的学校、别人家的老师,才是孩子成绩和成长的关键。但事实是:
📌 再好的学校,也有混子;再差的学校,也出清华。
北京最顶尖的小学,海淀六小强,景山、实验、北师大附属……里面一样有天天玩游戏、成绩倒数的学生。
普通学校,也有一批批踏实努力、自律上进的孩子。
区别在哪里?
作为家委会成员,我也经常受邀去学校参加一些活动,看到的学生的风采,不仅仅是学校环境,老师们的点拨,而且更多的是校领导反复说的家校协同,虽然学校是教育主战场,但光有校没有家庭教育,尤其对于小初阶段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家长认知。
周末带nina去打卡,盖章,探寻未知。各地都有博物馆,艺术馆,演出,者大多是免费或者极低的费用,再不济就去探寻公园,户外探寻,既锻炼身体,也激发孩子向往自然。记得别是玩一圈什么都不记得,很多户外的玩说实话还是停留在非常初级和原始的阶段,就是走马观花,问问自己和孩子半年一年后你还能想起什么?后期我会写一写相关户外探索的内容,供大家探讨。
📌 名师的光环,多数是声誉>疗效
郭晶晶是跳水冠军,这毋庸置疑。
但她担任体育校长,对一个低龄段孩子的身体素质能改变多少?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能拉多少分?大概率微乎其微。
名师能带来激励,但真正决定孩子成长路径的,最大的导师是家长你自己,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就去网上搜寻能启发你,带动孩子的一些相关教育知识。
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意识、教育思维模式、知识结构,才是那个主心骨。
说得更直白一点:
你不懂孩子需要什么学习方法,再多的名师也无能为力;你自己都刷短视频刷到半夜,却指望郭晶晶们来教会孩子自律?📌 真正能点亮孩子的,是你能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灵活——不是以前那种死记硬背,更多考察的是发散思维、批判性思考、跨学科能力。
这背后,需要家长具备:
对教育趋势的了解(比如图形推理、任务导向型学习)对孩子心理和成长阶段的敏感对全球视野和语言能力的重视这些,都不是报个补习班能搞定的。
而是你要先改变认知。
比如说之前nina代表整个二年级向小学部/初中部的高年级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进行少先队入队仪式的发言。孩子天生是主持发言的那块料吗?我看不是,我们在家里进行了反复的背诵,反复的练习,所以很多功夫表面上看不到,实际都是下面的功夫。
这并不是说我认可卷相反我非常不认可卷,低效无效的搞刷题,报课,浪费孩子的时间家长的金钱最后得到了什么?大人和孩子的身心俱疲。所以我们更要高效,有长远眼光的去探寻孩子们未来真正的需要什么。
✅ 所以,与其艳羡郭晶晶,不如做孩子的家教校长
你不需要成为跳水冠军,但你可以成为:
家里学习节奏的设计师孩子兴趣点的点燃者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者最懂自己孩子的人说到底,郭晶晶当体育校长,是一种精神象征。
真正的责任田,还是在每个家长的饭桌边、睡前十分钟里。
所以,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学校、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资源。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名校秀,而是一场家长的自我修炼。
最后唠唠nina爸爸的E-STEAM玩中学,春季班开课了,孩子们反馈非常好,新一批也即将开启,帮助孩子们从小提升国际化视野及跨学科英语能力。想了解的家长私信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