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平原上的火焰》:将青春疼痛感演绎得窒息绝望,周冬雨表现惊艳
每个看完《平原上的火焰》的观众,心中大概都充满了莫名的沉重与阴郁。影片那根植于青春伤痛文学的叙事,一直在反复提醒大家: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命运,无论你是否接受,它都将如同风霜无情地展开,既无风雨也无晴空。
与那些流水线生产的工业电影相比,《平原上的火焰》显然更具故事性。它讲述的是一个时代现象和一代人命运的抉择。影片最为突出的标志性元素便是其时代背景!
电影里浓烈的东北地域风情,和伴随东北下岗潮而来的社会创伤,成为镜头中的亮点。从辽阔寒冷的东北大地到90年代的出租车、破旧的水泥楼梯、逐渐衰退的工厂,这些大小镜头的细节都无不展现出90年代东北工业美学的特色。影片中,火焰燃烧的汽车和绝望的呐喊也恰如其分地呼应了那个时代的沉寂与痛苦。
冷色调贯穿整部影片,既不是单纯的背景板,更是融入了人物的个性当中。庄树的坚韧、李斐的执着、傅东心的沉默、孙天博的果敢,四个角色的性格就像那片顽强生长的东北大地上的野草,哪怕物是人非,依然不屈不挠地生长。
《平原上的火焰》最深刻的表达便是关于选择与人性的探讨。男女主角庄树与李斐是邻居也是好友,年少的李斐曾邀请庄树在平安夜放火,却因意外被误认为是凶手,陷入杀人案件。李斐和父亲随后更改姓名,欲前往南方生活,但命运却不肯放过她们,父女俩最终因一桩凶杀案,彻底摧毁了彼此的未来。
作为青年时的街头小混混,庄树因打架被拘,之后遇上了负责侦破连环杀人案的警察蒋不凡,并由此展开命运的纠葛。那个改变命运的平安夜,庄树未按约定现身,反而让李父受到蒋不凡的怀疑,最后导致了李父因情急之下杀死蒋不凡,成为了真正的杀人犯。
八年后,庄树成了警察,决心找出杀害蒋不凡的真凶,然而这条道路注定没有回头,男女主角也因此无缘获得美好的结局。而那个阴郁且病态的孙天博,则通过药物操控李斐,利用她对自己的依赖,从而维持病态的关系,这也是他的选择。
在影片的最后,李斐问庄树:是我错了吗?我想除夕夜为你放把火,还是我想去南方错了?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无力、那么困惑。
《平原上的火焰》的剧情从不刻意虚构冲突,李斐本是成绩优异,准备考入重点中学,却因车祸后家庭破碎,父亲又在外摆摊做生意时被暴力对待,最终又遇到一个伤害她的中医。这并非一条简单的对立故事线,也没有明显的正邪角色,而是充满了无休止的恶意与深陷其中的绝望。
虽然一些书迷批评《平原上的火焰》在犯罪悬疑元素上加强,削弱了文学性的支线内容,但影片的原故事太过精彩,难以抗拒。说实话,像原著《平原上的摩西》这样具有强烈时代敏感性的文学作品,能够转化为一部这样的电影作品并顺利上映,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若真按照原著拍摄,可能会面临像《活着》一样无法在内地上映的困境。
周冬雨的演技可谓无可挑剔!《平原上的摩西》中的李斐,与她在《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中的角色差别巨大,她饰演的是一个理想与信念已被摧毁的女孩。周冬雨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完美地展现了李斐身陷困境时复杂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她反击家暴男的戏份,疯批的感觉精准到每一帧。
从最初的忍耐到最后的爆发,情绪层层递进,周冬雨的表演驾驭力无可挑剔。她不仅成就了《平原上的摩西》的演技巅峰,也是2025年文艺悬疑片的高峰所在,怎夸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