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周冬雨五连扑:三金影后为何成了“票房毒药”?
从《山楂树之恋》里青涩的静秋,到《少年的你》中倔强的陈念,周冬雨一度是华语影坛的天选之女——最年轻的三金影后、张艺谋钦点的谋女郎、90后演员中的顶流。
然而,从2023年开始,她主演的电影却像中了魔咒一般,连续五部票房口碑双双翻车。最近上映的《平原上的火焰》更是惨烈:上映6天票房仅1500万,豆瓣评分5.8,被网友吐槽为东北版《燃冬》。
曾经的影后光环,为何成了如今的票房毒药?问题究竟出在哪?
一、五连扑的惨烈战绩
周冬雨的扑街史堪称触目惊心:
《燃冬》(2023):票房2608万,豆瓣5.5分
《鹦鹉杀》(2023):票房3939万,豆瓣5.4分
《热搜》(2023):票房6326万,豆瓣5.6分
《朝云暮雨》(2024):票房1882万,豆瓣5.8分
《平原上的火焰》(2025):票房1500万(预测),豆瓣5.8分
唯一勉强及格的《坚如磐石》豆瓣6.0分,票房13.51亿,但周冬雨在片中戏份极少,几乎成了镶边女主。
反观她挑大梁的作品,无一例外口碑票房双输,甚至有观众直言:看到周冬雨主演,直接绕道走。
二、剧本选择:盲目挑战还是饥不择食?
周冬雨的扑街之路,剧本选择是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
从《燃冬》的三角恋疼痛文学,到《平原上的火焰》魔改原著的悬疑片,她近年接的角色大多拧巴——要么是压抑的文艺少女,要么是逻辑混乱的狗血人设。
比如《平原上的火焰》中,她饰演的李斐从纯情少女突变风尘女,情绪爆发戏被批突兀得像AI抽风。
原著作者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本是扎实的东北犯罪文学,但电影却硬生生加入青春疼痛元素,男女主莫名其妙接吻的桥段,被观众调侃为用悬疑片拍偶像剧。
更致命的是,周冬雨似乎陷入了转型焦虑。她曾表示:演员不能总待在舒适区。于是从《山楂树之恋》的清纯路线,跳去演犯罪片、文艺片甚至主旋律。
但问题是,她的外形和气质与成熟角色严重不适配。33岁的她依然长着一张学生脸,强行饰演历经沧桑的复杂角色时,总有种小孩穿大人衣服的违和感。网友毒舌评价:周冬雨演叛逆少女是本色,演苦情女人像在过家家。
三、导演与市场:靠山倒了,光环散了
周冬雨的巅峰作品《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背后站着同一位导演——曾国祥。
这位擅长挖掘女性细腻情感的导演,曾精准放大了她的灵气。然而离开曾国祥后,周冬雨合作的多数是新导演或票房号召力不足的团队。例如《平原上的火焰》导演张冀,此前作品以编剧为主,首次独立执导便暴露叙事短板,被批节奏拖沓、逻辑稀碎。
另一方面,市场风向的转变也让她措手不及。如今的观众更偏爱《哪吒2》《唐探》系列这类强娱乐性电影,而周冬雨近年主演的多是文艺片或小众题材。
《平原上的火焰》投资2亿,却因删减11分钟导致剧情割裂,再加上悬疑与文艺的四不像定位,最终沦为既没深度又没爽感的鸡肋。
四、观众缘崩塌:从高级脸到扑街专业户
周冬雨曾因长相引发争议,早年被嘲小黄鸭,后来却因《少年的你》逆袭成高级脸代表。但如今,这种高级感反而成了双刃剑。
观众发现,她的戏路受限于特定类型,一旦挑战超出舒适区的角色,演技短板立刻暴露。例如《朝云暮雨》中,她饰演的底层女性被批评只有瞪眼和嘶吼。
更糟糕的是,观众缘的流失。五连扑后,她的票房号召力几乎归零。
有业内人士透露,她的片酬从巅峰期的千万跌至300万-500万,资源也大幅缩水,待播作品仅剩三部,其中自导自演的《花猪》被业内看作一场豪赌。甚至有网友将她与路人缘垫底的刘浩存相提并论:两位谋女郎,扑街也要手牵手。
五、未来:33岁的她还有机会翻身吗?
尽管处境艰难,周冬雨并非毫无筹码。作为90后唯一的三金影后,她的奖项实绩依然难以撼动。待播作品中,主旋律电影《汶川大地震》或许能靠题材扳回一城;转型电视剧《海边的秘密》则可能开辟新赛道。
但要想真正逆袭,她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1. 慎选剧本:与其盲目挑战复杂角色,不如回归擅长的灵动少女或小妞电影;
2. 打磨演技:放下影后包袱,避免模式化表演;
3. 重建观众信任:通过高质量作品逐步修复口碑,而非靠热搜营销。
结语
周冬雨的困境,既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折射出电影行业的残酷——即便手握顶级奖项,若无法与观众共鸣,终将被市场抛弃。
正如网友所言:电影是商品,不是影后的独角戏。如今的她,需要的不再是高级感的标签,而是一部真正能让观众买单的作品。毕竟,33岁对演员而言正值黄金期,若能痛定思痛,下一个十年,或许仍有翻盘的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