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复仇爽剧!景甜《似锦》和陈都灵《雁回时》差距怎么这么大?
最近古装剧圈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景甜的《似锦》和陈都灵的《雁回时》正面撞档。两部剧都是重生复仇+宅斗权谋的套路,但观众评价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被骂憋屈圣母,一个被夸黑马逆袭。同样是女主回家报仇,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在《似锦》里姜似(景甜饰)这个角色,像极了咱们身边那种嘴硬心软的姑娘。重生回来明明能大杀四方,可她偏偏选了最笨的路:当面质问恶人、揪着渣男衣领讲道理。有观众吐槽她太圣母,但细品会发现,她始终守着一条底线,可能是不想变成自己憎恨的那种人吧!
在处理姐夫虐杀案时,她坚持用律法解决问题,哪怕被追杀到悬崖边还要喊我要让天下人看清你的罪。这种傻气反而让角色更接地气,就像邻居家那个受了委屈还要坚持原则的姐姐。景甜的表演也加分,含泪撕婚书时睫毛轻颤的细节,把古代女子反抗婚约的艰难演得入木三分。
感觉看姜似就像看自己,谁还没个憋屈到想砸东西,最后却默默收拾残局的时候呢?
《雁回时》里庄寒雁(陈都灵饰)则是另一个极端。这姑娘打从雪地里赤脚走回大宅那刻起,眼睛里就淬着冰碴子。被家族抛弃十几年,她早把心软这词从字典里抠了,假意亲近仇人套话、拿自己当诱饵设局、甚至敢当众撕族谱。
但编剧没把她写成冷血机器。有场戏特别戳心:她发现亲妈给仇人绣的寿礼帕子上,绣着自己小时候最爱的木兰花。镜头扫过她捏紧帕子泛白的指尖,再抬眼时又是那副冷笑:母亲的手艺,倒是比待女儿的心细致多了。
观众说:陈都灵把‘想被爱又不敢信’的矛盾演绝了,明明在报复,可看她摔茶杯的手在抖,突然就心疼了。
《似锦》剧组明显在生活感上费了心思:女主院子里晾晒的草药会随着节气变化,丫鬟吐槽主子时说的您这脾气还不如街口王麻子家的驴,瞬间把观众拽进烟火人间。
《雁回时》则把美学玩出花:庄寒雁每次复仇前必对镜描眉,口脂从淡粉渐变成暗红,隐喻黑化过程;祠堂撕族谱时漫天纸片与飘雪共舞,弹幕狂刷破碎感美学天花板。
追《似锦》的多数是上班族:累一天就想看个不费脑子的,姜似那种‘我虽憋屈但永远向阳’的劲儿特别治愈。
《雁回时》受众更年轻化:就爱看疯批美人搞事业!寒雁摔茶杯比偶像剧接吻带感多了!
我觉得没有什么碾压不碾压的,不过是两种生存智慧的对望。有人选择在仇恨里守住本心,有人宁可用烈火焚尽腐朽,这世上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似锦》更像是睡前温牛奶,《雁回时》则是熬夜冰美式,成年人当然是——我!都!要!